郑国渠是秦始皇时采纳韩国水利专家郑国的建议开凿的,自中山西瓠口(今陕西泾阳)引泾水东流,至今三原北会合浊水,利用浊水及石川河水道,再引流东经今富平、蒲城之南,注入洛水。渠长三百多里,“溉泽卤之地四万余顷”(灌溉面积约等于现在280万亩),使关中成为沃野,汉、魏时,为泾水流域主要的灌溉系统。
白渠始开凿于汉武帝时期,因是采用赵中大夫白公建议,故名白渠,亦称白公渠,位于郑国渠南。自谷口(今陕西礼泉东北)分泾水东南流,经高陵、栎阳(今镇东北),东至下邽(今镇东南),南注入渭水,长达200里,当时溉田四千五百余顷(约合今28万亩)。渠成,民得其利。
成国渠是汉武帝时开凿,自今陕西眉县东北的渭水北岸,引渭水东流,经今扶风南、武功、兴平、咸阳之北,至灞、渭会合处东注入渭水。三国时,魏国又征集民工自陈仓(今宝鸡市东)引汧水东流和汉成国渠相接,总称成国渠。
至唐,郑国渠、白渠和成国渠,因年久失修,泥沙淤积,已很难进行灌溉。唐建立以后,即派人对这些水渠进行修治,清除泥沙,重新疏通,恢复其灌溉作用。三渠共可溉田数万顷。此后,唐朝还不断派人检查,维修保护,使郑、白、成三渠,很好地发挥了灌溉作用。到唐德宗时期(780—804年),又组织人力在郑、白渠以南,另开辟了太白渠、南白渠和中白渠,通称“三白渠”,沿渠设置了28个斗门,控制水流和适时灌溉,三渠之间,还有支渠相连,总灌溉面积达万顷以上。成国渠也在咸通十二年(871年)加以重修,可以灌溉“武功、兴平、咸阳、高陵等县田二万余顷”[21]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