这是贞观十七年,公元643年。作为被后世传颂的君臣佳话,李世民向来以善待魏徵闻名于后世,然而史书从来只说前半段,不说后半场。此前,由于痛悼魏徵的去世,李世民还亲自为魏徵起草碑文并撰书,在魏徵死后给予极大的荣哀。然而,君王的心意说变就变。
砸碑,始于李世民对魏徵的多疑。
魏徵生前向李世民密荐,说中书侍郎杜正伦和吏部尚书侯君集有宰相之才。后来,杜正伦出任太子右庶子,没想到太子李承乾行为乖张,杜正伦于是屡次向李承乾进谏,李承乾不听,杜正伦就说如果太子再不改正,则将向太宗禀报,并说出这是太宗的暗中嘱咐。李世民获悉后,认为杜正伦竟然敢泄露密情,于是将杜正伦贬官外放。侯君集就更加要命。就在魏徵去世的公元643年,侯君集由于涉嫌参与太子李承乾谋反案被杀。至此,李世民开始觉得,魏徵生前推荐的两个人竟然都出了问题,这完全是在“阿党”,搞小政治集团。
就在这个时候,史官褚遂良又向李世民进谗言说,魏徵曾经将他生前进谏的言论拿给褚遂良看,这完全是意图谋取名望。李世民越想越生气,于是下令,取消原本应承的将衡山公主嫁给魏徵的儿子魏叔玉的婚约,另外还下令狠狠砸掉魏徵的墓碑。